I.童年、青少年和大学时期
#1.拉比传统的中断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特里尔,一座尤为古老的德国城市。特里尔城始建于公元前16年,彼时作为罗马殖民地被称为奥古斯塔·特里沃鲁姆,是重要的军事堡垒和许多君主驻节之地,到公元300年,其人口达80000,继而成为高卢地区的首府和西罗马帝国的主要行政中心之一。中世纪时期,它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大主教区的都城,因此,整座城市浸染着辉煌壮丽的宗教风格。1792年,歌德(Goethe,1749一1832)造访了特里尔,并将这座城市称为“别具风格且令人赞叹的城堡”,“城墙内到处是教堂、修道院、大学,以及其他骑士建筑和庙宇建筑;城墙外则簇拥着各种大教堂和地基、迦太基修道院”①。然而,从17世纪晚期,特里尔开始走向衰落,到马克思出生的时候,这里仅有11400人。
特里尔位于德国和法国的交界处一一它在1795年至1814年从属于法国一一这使得该城市的人能够受益于《拿破仑民法典》下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沉浸于后启蒙运动(post-Enlightenment)的文化氛围中。当时,特里尔的农民从封建奴役制中解放出来,知识分子从教会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同时,资产阶级争取到了其发展所必需的自由的法律的支持。1815年以后,它被划入普鲁士的莱茵兰南部管辖地区,这个地方与因冶金和棉花工业兴盛起来的北部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本质上来说,特里尔仍旧是农业中心,小农模式使其无法催生出无产阶级①。然而,普遍的贫困使得该城市成为由路德维希·加尔(LudwigGall,1791一1863)引介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德国出现的第一站。
马克思出生于个传统的犹太人家庭,追溯马克思的族谱就会陷入一长串延续了个世纪的拉比名单中②。马克思的伯父萨缪尔(Samuel)直到1827年都是特里尔的拉比,萨缪尔的父亲列维·摩德凯(Leri Mordechai,1743一1804)(摩德凯后来改为马克思)直到去世之前一直都是拉比的身份,在其家族当中还有几位拉比。列维的妻子叶娃(EvaLwow,1754—1823)是莫泽斯·里沃夫(MosesLwow,1764—1788)的女儿,莫泽斯和他的父亲约书亚·希舍尔·里沃夫(JoshueHeschelLwow,1692一1771)以及祖父阿伦·里沃夫(AronLwow,1660—1712)也都是这座城市的拉比,他的父亲还是当时犹太人中的领袖人物,祖父最初来自波兰的城市雷姆堡。在移民波兰之前,其先辈们一直住在黑森(Hesse)。此前,大约在15世纪中叶,他们居住在意大利。事实上,追溯至五代人之前,反犹太人的迫害迫使亚伯拉罕·哈一列维·敏茨(AbrahamHa-LeviMinz,1440一1525)从德国移居到帕多瓦(Padua)③,敏茨是帕多瓦的拉比,他的女婿迈耶·卡齐涅伦勃根(MayerKatzenellenbogen,1482一1565)是犹太法典大学(TalmudicUniversity)的校长④。
马克思母亲的家族也同样有着深厚的拉比传统。虽然信息有限,但我们知道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Henriette,1788一1863)是奈梅亨(Ni-jmegen,荷兰东部城市)拉比艾萨克·普勒斯堡(IsaacPressburg,1747一1832)的女儿,是匈牙利犹太家族的后裔,这个家族由于被迫害移居到荷兰,并且以他们的家乡普勒斯堡③命名。在受迫害逃亡的途中,普勒斯堡在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耶胡达·伊利兹尔·哈·列维·敏茨(Jehuda ben Eliezer haLevyMinz,?一1508)的家中逗留了一段时间。正如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Eleanor,1855一1898)所写的那样,这个家庭“子孙们数世以来都是拉比”①。
在这样一种家庭背景下,作为家中独子的马克思很有可能继续沿袭拉比身份。但是,我们可以说,他却是一个拉比传统的中断者,他的生长环境让他走向了不同于此的另一种命运。马克思的父亲希舍尔(Hirschel,1777一1838)是那一代年轻犹太人中的一分子,在这一时期,海因里希·海涅②(HeinrichHeine,1797一1856)和爱德华·甘斯(EduardGans,1797一1839)面临着同样的块择,他们摆脱了充斥着基督教敌意的共同体生活的限制,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忽视外界的变化③。在当时,放弃犹太信仰不仅是为了保住自已的工作而付出的代价,而且正如海涅所说,这也是知识分子进入欧洲文明的通行证④。
在经历了复杂的青年时代和艰辛的家庭困难之后,希舍尔·马克思设法在特里尔上诉法院谋得一个法律顾问的好职位。然而,1815年,普鲁士吞并莱茵兰地区,导致所有公务职位都将犹太人排除在外。迫于要么放弃自己的职业,要么放弃其犹太信仰的两难块择,希舍尔·马克思最后决定接受洗礼并改姓亨利希。虽然特里尔的大多数人是天主教徒,但是他还是决定加入人数不多的、大约仅有300人的新教,这个组织以其更多的自由主义倾向而闻名。他的孩子(包括卡尔·马克思)在1824年8月也接受了洗礼,其妻子一年后也接受了洗礼③。虽然整个家庭流露出这一宗教转变和启蒙的氛围,但马克思的家庭仍旧保留着许多犹太习俗及其行为方式,这些习俗和行为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童年和青少年。
马克思早年生活的细节鲜为人知。但情况大概是,他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教育氛围中度过平静而愉快的童年生活,并且被家庭视为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富有天赋的孩子。12岁以前的马克思一直在家里接受教育,他在人生早期受到了父亲理性主义教育的影响,这对他的日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极富修养的人,信奉启蒙理论,对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和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1729一1781)等思想家的思想更是有着很深的理解①。亨利希没有宗教偏见,支持政治的自由主义,他按照现代教育原则来培养他的儿子。马克思十分敬佩他的父亲:他“从不厌倦去谈论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张他从旧的银版照相机上取下的照片”②。
与此同时,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自结婚以后就从奈梅亨搬过来,她缺乏教育甚至无法掌握德语。罕丽达一心照顾家庭,但是易焦虑、忧愁,对儿子的智力发展并没有起到作用,也无法理解马克思的志向。在她后来的生活中,他们母子联系非常少,而且经常产生冲突,这些冲突一般都是围绕家庭的财务纠纷产生的。马克思与他的三个姐妹的关系也显得非常疏远,似乎她们在他的一生中并不那么重要。作为九个孩子中的第三个孩子一五个弟弟死于肺结核一一马克思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单独留下和她们待在一起。在极少的与马克思有关的回忆中,她们会把马克思说成一个“可怕的暴君”,他会强迫他的姐妹们“像马一样在特里尔的马库斯堡上飞奔”,以及“吃他用脏手和更脏的面团做成的蛋糕”。然而,她们之所以允许马克思这么做,原因是他会以“动听的故事”来犒劳她们③。
#特里尔中学生活与波恩的大学生活
从1830年到1835年,马克思一直在特里尔的排特烈·威廉中学学习。这所学校由耶稣教会建于16世纪,在普鲁士占领莱茵兰之后又得以重建,学校吸纳了不少杰出的教师,其教育理念提倡理性自由的教育方式,此种教育理念与马克思的父亲对马克思的教育方式相契合,它奠定了马克思早期的思维方式。
然而,当时整个普鲁士充斥着对公民自由的压制与审查制度;1832年,在汉巴赫(Hambach)举行了一场要求言论自由的示威活动,作为对此活动的反制,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所有异议的表达
【待补全 P17】
这些事件或马克思在这一阶段的生活背景。马克思是班上最”对学
三之一,巨坐是整个学校为数不多的非天主教学生。这两个原三忘淳也
在学友言交到亲空的朋友,但是,据说他学校的同学们都敬仰*他以
毫不壳一准疯刺诗讥讽他的对手”②。